周末刷朋友圈,突然看到大学室友发了张“鬼东西”表情包——一个顶着鸡窝头的卡通小人,翻着白眼配文“毁灭吧,赶紧的”。我噗嗤笑出声,顺手长按保存时才发现,这个系列的表情包早就攻占了各个聊天群。
一、这些“鬼东西”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?
翻遍全网线索,最早能追溯到2021年某个深夜。杭州某美术生的毕设作品意外流出,他笔下那些“歪嘴战神”和“翻白眼少女”在微博超话里突然爆红。三个月后,微信表情商店出现了首批官方上架作品,下载量24小时就破了50万次。
时间节点 | 关键事件 | 传播量级 |
2021.03 | 原画手稿流出 | 微博转发2.3万 |
2021.06 | 首批表情包上架 | 微信下载破百万 |
2022.09 | 出现方言版本 | 抖音话题播放量1.2亿 |
1.1 核心元素解码
- 标志性三白眼:眼黑只保留瞳孔部分
- 夸张的肢体语言:比如扭曲的兰花指
- 扎心的文案:“工资到账,快乐失踪”
二、当代年轻人为何独宠这些“丑东西”
比起萌萌的猫咪表情包,这些“鬼东西”就像朋友圈里的真实写照。上海白领小林说:“加完班发个‘活着就行’的表情,比打一百个字都解压。”
类型 | 使用场景 | 典型文案 |
职场系列 | 工作群沟通 | “好的领导,立刻改废” |
社交系列 | 朋友互怼 | “在?借我200万” |
生活系列 | 家庭群聊天 | “妈,我真没乱花钱” |
2.1 方言版本的意外走红
当“鬼东西”遇上各地方言,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:
- 东北话版:“瞅你咋地,不服干仗啊?”
- 四川话版:“你娃莫张我”
- 广东话版:“唔系挂,又来?”
三、藏在表情包背后的商业江湖
北京798艺术区的快闪店里,“鬼东西”周边商品排起长队。钥匙扣卖到断货,连保温杯都印着“多喝热水,关你屁事”的标语。据《2023年文创IP消费报告》显示,该系列衍生品年销售额已突破8000万元。
3.1 二创生态观察
- B站UP主制作的动态表情包合集
- 小红书上的真人cosplay挑战赛
- 淘宝店家推出的定制表情抱枕
地铁里听到两个初中生在讨论:“我们班群规定,发传统表情包要罚红包,必须用最新款的‘鬼东西’。”或许这就是Z世代独特的社交礼仪吧。看着手机里越存越多的表情包,突然发现连斗图都变得更有仪式感了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光遇表情使用攻略:添加与使用表情包详解
2025-05-26 16:28:26明日之后掉东西比例
2025-05-25 14:56:44《欧陆战争7:帝国》新手攻略全解析
2025-09-11 13:34:53熊大农场:金币帝国养成攻略
2025-07-31 15:13:56《明日之后》帝国视频与系统解析:揭秘游戏玩法与策略
2025-06-04 14:51:55